【2017中國-東盟音樂周】各國音樂專家各抒己見,高峰論壇圓滿落幕
2017年5月28日上午9時30分,2017中國-東盟音樂周第三場高峰論壇在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漓江畫派一樓展廳如約而至。本場高峰論壇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副院長、中國-東盟音樂周學術總監潘林紫副教授主持,共有七位來自世界各國的音樂學家圍繞“思想與觀念的深度交流”進行了精彩的宣講。
第一位宣講的是來自中國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的博士生導師姚藝君教授,她從“概說中國民歌的特點”的選題深入,指出民歌是一個完整的音樂形态;進而列舉了《有吃有穿》、《藍花花》兩首經典的由陝北民歌改編而成的音樂作品,以闡明民間創作的精華是值得我們去進行更深層次的梳理、總結與借鑒的。第二位宣講的是荷蘭阿姆斯特丹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的作曲系教授、荷蘭新樂團和阿特拉樂團創始人及藝術總監約埃爾·邦斯先生,他以“跨文化的音樂合作”為主題,指出來自不同文化碰撞下的同源樂器在曆史發展中将會各具特色,對當下的中國音樂文化傳統與創新表示贊譽,并向各國專家學者介紹了荷蘭新樂團與跨文化音樂交流下的阿特拉實驗。第三位宣講的是知名日本作曲家中野浩二先生,他以作品《時間之歌》為例,從發聲法角度提出了“我們應思考如何處理音樂材料、如何使用作曲技術使音樂像樹枝一樣往不同的方向進行發展”等觀點,與“聲景概念”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第四位宣講的是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香港大學明德學院副校長陳永華先生,他從其創作生涯中不同時期的八部交響樂作品切入,對其音樂創作的心路曆程進行了深入的自我剖析。第五位宣講的是法國裡昂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教授、作曲家Luca Antignani,他從日常工作中得到重複與波浪發展的啟示,在對相同主題的流行與管弦樂作品進行的具體分析中,得出重複與循環中會帶有驚人的新動力變化的結論。第六位宣講的是來自星海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作曲系的王小玲教授,她宣講的主題為“粵韻——多聲部的技法運用”,她列舉了兩篇優秀的學生習作,并從中分析調式、和聲、風格、語言等特點,闡述了紮根于不同的調式土壤之中的作曲技法運用,指出了現下創作中的技法難點,并提出了解決辦法。最後一位宣講的是星海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任達敏教授,他以“爵士樂和聲技法在嶺南元素音樂創作中的應用”為題,結合豐富的影像資料向大家介紹了《落水天》、《落雨大》兩首經典客家民歌加入爵士樂和聲新元素後的新奇發展演變,并論及了應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礎上加強對外文化的吸收與借鑒,以求突破局限,傳承創新。
盡管宣講的音樂家們都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但他們關注的方向卻有着驚人的相似,即如何将本國本地區的母語文化與現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相結合,為符合時代趨勢的文化交流而努力。
本次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加深了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音樂文化的交流,讓與會師生感受到了音樂文化傳承與創新碰撞中的獨特魅力,拓寬了我校專業教學中的全球視野。至此,2017第六屆中國-東盟音樂周三場高峰論壇完美落幕。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副院長、中國-東盟音樂周學術總監潘林紫副教授主持
中國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博士生導師姚藝君教授宣講現場
荷蘭阿姆斯特丹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作曲系教授約埃爾·邦斯先生宣講現場
知名日本作曲家中野浩二先生宣講現場
法國裡昂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Luca Antignani教授宣講現場
星海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作曲系王小玲教授宣講現場
星海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任達敏教授宣講現場
合影留念
文字:陳秋圓
圖片:朱芸鳳、左樂赟
初審:林慧思
指導、定稿: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