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學術周】樂山師範學院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周特古斯教授學術講座成功舉行
11月7日晚,樂山師範學院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院長周特斯古教授應我院邀請開展題為《論文寫作與音樂形态分析方法的幾點思考》的線上學術講座。本次講座是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第三屆學術周系列活動,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主辦,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音樂學系承辦。講座在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公共樓704智慧教室設線下會場,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藝術研究院近百位師生在線下和線上同時參與。
講座開始前,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副院長曾嬌琳副教授緻歡迎辭,感謝周特古斯教授莅臨我院講學,并認為此次講座必将有助于同學們有效提高學術論文寫作水平和音樂形态分析能力,為我院音樂學本科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與音樂學專業一流學科建設提供堅實的智慧支持。
講座在周特古斯教授深情演唱的科爾沁蒙古族民歌《故鄉的蘆葦》中拉開帷幕。周教授首先以建立學科思維作為導入,強調音樂學是研究音樂的所有理論學科的總稱,在進行音樂論文寫作前,首先要提高理論修養,構建曆史觀、多元文化觀、學術觀與生态觀。接着講解了論文寫作的三個基礎知識,分别為“選題與設計”“文獻梳理”“論證、原則、規範、格式”,提出論文規範的總體原則為:立論客觀,有獨創性;論據翔實,确證無誤;論證嚴密,富有邏輯;體式明确,标注規範;語言準确,表達簡明。
周特古斯演唱《故鄉的蘆葦》
随後,周教授從音樂形态的方法來源及基本要素入手,認為音樂形态的基本要素可分為調式、節奏、音階、樂句、旋法、結構等,并以陝北民歌《腳夫調》為例,生動形象地向現場師生展示了音樂形态分析的基本寫作範式。他還基于蒙古族音樂個案研究的長期實踐與探索,分享了其在蒙古族長調、潮爾、馬頭琴等領域的音樂民族志書寫文本範例。周特斯古教授基于豐富的研究經驗談到:音樂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一種情感符号。我們可以不在乎它的深層理論,但它仍給我們帶來心靈的滋養,或者說我們仍可以通過它表達内心的訴說和呐喊。然而,将音樂選擇為一種專業來學習,我們有必要了解、掌握音樂所蘊含的本體邏輯結構,這就需要我們付出大量時間和經曆來分析它。
周特古斯線上學術講座現場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師生在公共樓704教室線下會場學習
講座結束後,現場師生與周特斯古教授展開了熱烈的學術交流。面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周教授進行了細緻耐心的點撥和指導。聆聽講座的師生們一緻認為,周特斯古教授的講座内容精彩豐富,其中關于建立“學科思維”、從“耳治”到“目治”的文獻研讀方法、“實踐+學理”的研究理路對于音樂學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非常具有啟發意義。周教授提倡的“不功利、不急躁、要用心”的學術心境,更将我們帶入音樂論文寫作寬廣的新世界,令人獲益匪淺、回味無窮。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學生和周特古斯展開學術互動
合影留念
審核:曾嬌琳
文字:韋钰童
圖片:李佳琪
編輯:林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