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專家講學

專家講學

上海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賀綠汀中國音樂高等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詩原教授學術講座成功舉行

來源: 作者: 更新時間:2022-10-31 17:29:37 浏覽次數: 【字體:


10月30日晚,上海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博士生導師李詩原教授應我校一流學科《音樂與舞蹈學》“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音樂研究方向”建設項目邀請,為廣大師生舉行了題為《音樂研究的價值取向》的線上專題講座。講座主持人為潘林紫教授。

4ec7b248556e4c0ea93cfd333302688c.Jpeg

李詩原教授線上講授

講座共分為三部分,李詩原教授首先以音樂研究的功利性導入主要内容。李詩原教授強調這是一種超越功利意義的功利,是立足中華民族音樂發展的功利主義,也是音樂研究價值取向的前引。随後李詩原教授從優化學科理論、服務人文科學、滿足現實需要三個方面去談音樂研究的價值取向問題。李詩原教授認為音樂研究在優化學科理論方面,主要有着更新擴編教材、彌補理論缺陷、解決疑難問題、構建學科理論等作用,其中還從文化類型、發展時期、研究領域等方面談到了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的幾個基本問題。

8515677e637441e783d707ef6060b53f.Jpeg

學生聆聽講座現場

而音樂研究在服務人文學科方面,要努力實現超越音樂自身語境、建設小球推動大球的曆史觀念,籍此更進一步靠近人文科學,堅守音樂研究的人文價值。在講述服務人文學科方面,李詩原教授以自己的《音樂分析獲得人文意義的獨立性》一文為例子,文章提到音樂研究可以分為音樂分析、音樂學分析、音樂分析學,而音樂分析作為一種基于“技術”層面的分析,可以獨立生成“人文”意義,這種“人文”意義是區别于音樂學分析的,是一種形式自侓論。李詩原教授也以音樂學分析和音樂分析的研究模式為比較,向同學們展現了音樂分析的研究元素,講解了此種研究模式的可行性以及獨立生成人文意義的可靠性。也以各個實際案例講述了小球推動大球的曆史寫作觀念,并從音樂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關系遠近、音樂學近現代的發展與反思等方面,談到音樂與文化的關系,并提出一切有利于在特定曆史條件下的特定人群生存狀态得以改善的音樂文化就是有用的文化。

在最後一部分,李詩原教授結合當代國情,從實際出發,提出音樂研究要強化問題意識、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決策咨詢、維護主流價值等觀點,談到了當代的音樂建設、人文思想的培養、社會和國家層面的理論建設等方面。

講座後,師生與詩原教授展開了熱烈的交流。最後,主持人總結道:李詩原教授的講座給系統介紹了音樂學研究如何對音樂問題進行深耕橫擴的方法和步驟,應該說是解決了很多學生常受困擾的問題,比如問題解析需要關聯哪些學科的問題,再比如兼用其他學科方法和視角的時候,相互間融入的比例問題等等。這些困惑不僅僅在曆史研究中存在,在更多的專域也同樣成為研究者持續研究過程中都不能回避的瓶頸之一,由此也體現出今天的講座意義顯著,特别是在當下強調新文科導向的時代,大大啟發了師生的視野。此次講座精彩之處還在于符合了各層次師生需求的,既回答了許多基礎問題,也有深層次思考的問題,更有高精尖專業問題的解析,使得聆聽講座的師生豁然開朗,受益匪淺。

 

審核:呂軍輝

文字:謝春宏

圖片:李佳琪

編輯:林慧思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