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專家講學

專家講學

中國民族語言翻譯局二級評審關仕京教授學術講座成功舉行

來源: 作者: 更新時間:2017-12-21 18:12:32 浏覽次數: 【字體:

    2017年12月20日,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主辦,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作曲系承辦的“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系列活動之關仕京教授專題講座《标準壯語的聲韻調及壯族山歌的優美韻律》在學校音舞樓201教室成功舉行。

    講座上,關仕京教授以一首自己即興創作用壯族府城調進行演唱的寫給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的山歌——“廣藝多能賢,成果上百千,今晚來上課,鬥膽先發言。知識廣無限,才疏我學淺,言論若謬錯,智者多指點。”作為開場。随後“壯語、壯語方言土語、壯語标準音的定義界定”、“壯語南北方言的劃分”、“壯語标準音的音節區分”、“五言四句與七言四句壯族山歌的押韻規律”、“壯族山歌的應用要求”五個方面進行闡述。他對壯文拼音的字母、聲母、韻母以及調号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教同學們學讀六個分别代表六種調的壯語文字——“教、你、上、馬、過、河”,同學們領略到了壯文的魅力。指出讀準音節、糾正方音、寫對壯文,才能唱好原生态壯歌,重點介紹了九首具有代表性的壯族山歌,如《東蘭武篆民謠》《宜州山歌調》《武鳴東部山歌羅波調》《武鳴南部山歌調》,從歌中引出壯族山歌五言四句與七言四句的押韻規律。最後還指出,作曲家創作壯歌應當以内容健康、格調高雅作為要求,提倡創作原創壯語歌曲。       

    此次學術講座的成功舉辦,使我院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的學生對于“如何創作壯語山歌”産生了更為深刻與廣泛的思考,為今後少數民族音樂作品的創作積累了實踐經驗。

關仕京教授

講座現場

講座後合影留念


文字:鄭   

圖片:梁管保

審核:張 

編輯:林慧思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