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研究院崔憲研究員學術講座成功舉行
2017年11月26日、27日,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主辦,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作曲系與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藝術研究院聯合承辦的“中國藝術研究院崔憲研究員學術講座”在學院音樂與舞蹈大樓506教室成功舉行。本次講座(共舉辦兩場)作為“作曲與作曲理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系列講座之一,獲得了學校高水平學科專業建設和系列高水平協同創新平台建設項目負責人王曉甯教授給予大力支持。
11月26日上午,崔憲研究員在《傳統和聲的技術要點與風格特征》講座上,以思考“音樂内容決定音樂形式,還是音樂形式決定音樂内容?”作為講座開篇,提出“學習傳統和聲是否有用?”這個在大多數同學的學習過程中會面臨的實際問題,針對該問題,崔憲研究員通過對基礎課程重要性的闡釋,為作曲專業及其他音樂學科學生解答了該疑惑。随後,崔憲研究員從“調式和聲的曆史演變”、“功能和聲形成的理論體系”幾個方面講解了傳統和聲的發展脈絡,對傳統和聲的“典型”技術進行了細緻的概括,并總結傳統和聲的風格特征,使同學們對傳統和聲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崔憲研究員第一場講座現場
講座後合影留念
11月27日上午,崔憲研究員的第二場題為《中國傳統音樂調研的幾個關鍵詞》講座上,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為引入,通過講解:“理論”、“訪談”、“觀察”、“體驗”以及“描述”,這五個傳統音樂調研中的關鍵詞,為同學們進行中國傳統音樂調研的實踐操作提供了新的理解和啟發。講座中,崔憲研究員系統的介紹了“民族音樂學的理論與方法”、“人類學的研究理論與方法”以及“傳統音樂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等,對同學們全面系統認識傳統音樂的研究體系起到了重要的幫助與支撐。另外崔憲研究員也介紹了傳統工尺譜在曆史文獻和樂器上的對比關系。通過講解,同學們了解了傳統音樂調研的方法以及在調研過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研究方式。
作曲系師生與藝術研究院以及民族藝術系等多個教學單位的師生聆聽了講座。本次兩場學術講座的成功舉辦,就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的師生而言,不僅對于傳統和聲的典型技術和風格特點都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為師生們提供了新的、系統的傳統音樂的研究思路,為學習傳統和聲以及作品創作的基礎支撐方面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幫助。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學科作為博士點建設項目的主要學科方向之一,一直努力推進項目實施的各項工作,此次學術交流活動的成功舉行,對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學科專業課程建設與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崔憲研究員第二場講座現場
講座後合影留念
文字:範志松
圖片:李逸涵、劉雲青
審核:張 梅
編輯:林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