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曲家陳怡教授莅臨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講學
2016年6月12日下午,著名作曲家、美國堪薩斯城密蘇裡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怡教授受邀莅臨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為作曲系全體青年教師進行了一場精彩的作曲技能培訓專題講座。
陳怡教授畢業于中央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及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現任美國密蘇裡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終身講座教授。曾獲艾夫斯作曲家大獎,并于2015年入選美國國家文理科學院終身院士。其創作涉獵廣泛,包括交響樂、室内樂、協奏曲等,是一位卓越的音樂作曲大師。
講座上,各位青年教師非常榮幸地邀請陳怡博士聆聽了各自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丁鈴教授的交響合唱《北部灣音詩》;邱玉蘭老師的室内樂《青山不斷歌不斷》(為黑管、大管、弦樂、鋼琴而作);邱龐陽洋老師的交響合唱《敢壯祭》(為合唱隊、打擊樂隊、管弦樂隊而作);李勳老師的室内樂《龍舟意象》(為童聲、風笛、黑管、弦樂而作)、《渡劫》(為弦樂、長笛與鋼琴而作)等。陳怡博士詳細看完每一份總譜,認真聆聽完每一部作品,并就作品中關于構思、文學内涵、結構、和聲音響、節奏律動、配器等所出現的技術難題與在座教師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交流和探讨,并提出了寶貴的修改建議,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本次講座,讓作曲系青年教師們了解了許多新的創作觀念,也認識到了各自在創作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作曲系青年教師們今後的音樂創作技能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講座現場
合影留念
6月14日上午9:30,陳怡教授還在學校學術報告廳舉行了題為《陳怡創作語言的形成》的專題講座。
講座上,陳怡教授說到,自己16歲下鄉當農民的經曆、在中央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受到的中國民族音樂訓練(民族音樂的四大件:民歌、曲藝、說唱、戲劇)以及民族器樂的學習經曆(拉弦、彈撥、吹奏、打擊)都是她創作語言形成的必要因素。接着,列舉了自己的五種體裁作品(管弦樂作品、聲樂作品、民樂作品、室内樂作品、管樂隊作品),對其自己創作語言的形成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其間,她說到,讀博的時候,第一次嘗試用無調性手法寫聲樂作品,之所以能寫出優秀的作品,是因為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了無調性,再加上從小有固定音高的概念,這對搜集采風中的音樂,甚至談話都是有所幫助的,巴托克也是這樣記錄民間音樂的。最後,建議大家平時多看些學術論文、期刊雜志以及各個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的學報,以培養作曲的觀念,加強理論的支撐。
講座現場
在講座中場休息的短暫時間裡,舉行了兩個簡短的儀式:一個是陳怡和周龍教授給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圖書館捐贈作品CD,另一個則是邀請陳怡和周龍兩位教授為作曲系舉辦的第二屆“樂壇新秀”作曲比賽獲獎者頒獎,獲獎者從大師手中接過獲獎證書,倍感榮幸,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捐贈儀式結束後合影
頒獎儀式
講座下半場主要介紹了室内樂的寫作。為紀念抗日戰争的琵琶三重奏《甯》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琵琶如泣如訴的琴音,繞梁三日而不絕。陳怡教授一邊播放,一邊進行了創作構思的講解,讓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品的創作初衷和技術手段的運用。
至此,2016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作曲系青年教師音樂創作技能培訓大師班系列活動告一段落,周龍、陳怡兩位大師帶來的兩場大師講座、三場大師班授課,從音樂創作技能培訓、音樂創作教學示範、音樂創作實踐經驗傳授等全方位地給作曲系師生進行了有效的訓練,同時,也在院校的課程設置、教學模式等方面與師生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師班雖然結束了,卻點燃了大家音樂創作的新熱情。相信在未來的音樂創作教學和藝術實踐中,作曲系的師生們都将以更大的熱情去嘗試新的音響的創造,青年教師們也将更快更好地成長并成熟起來,成為作曲學科建設的骨幹力量。
合影留念
撰稿:胡茜、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