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玲玲
蒙玲玲,民族女高音,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聲樂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廣西音樂家協會會員、廣西青聯委員、廣西青年音樂家協會副會長。先後學習和畢業于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國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武漢大學,師從于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劉中連教授,鄒文琴教授。
通過多年系統的聲樂訓練、對大量聲樂作品的演唱與探索,加之吸收了西洋美聲唱法的技巧,并以她過人的天賦和持之以恒的勤奮刻苦,使她掌握了聲樂作品中不同風格的演唱方法。多年來參加各類大型文藝彙演、有影響力的聲樂大賽并屢獲佳獎。曾多次随中國藝術團赴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訪問演出。她以清澈、甜美的聲音,華麗、柔媚、奔放的舞台表現力與藝術感染力,給人們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在2011年亞洲青年歌唱家大賽中被外國評委稱之為“中國的百靈”。
蒙玲玲副教授在教學方面有獨到的教學理念與技術,她潛心研究、探索教學的方式、方法和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多次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的稱号。培養的學生在區内外大型聲樂比賽中屢獲佳績,并得到校内外同行的一緻好評,多次指導學生舉辦個人畢業音樂會。
獲得獎項:
第二十屆中國“金玉蘭”藝術比賽聲樂組金獎;
第二十三屆香港世界“金紫荊花獎”藝術大賽聲樂組金獎;
第十一屆“夢想中國”全國才藝展示歌唱大賽民族唱法金獎;
2011亞洲青年歌唱家大賽冠軍;
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優秀輔導教師”;
“中國西部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民族唱法金獎;
“第十一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廣西賽區職業組民族唱法一等
獎;
“第十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廣西賽區專業組民族唱法一等獎;
第九屆“孔雀獎”少數民族歌手聲樂大賽廣西選拔賽一等獎;
“廣西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一等獎;
全國第二屆“中國民歌大賽”廣西選拔賽一等獎;
全國第二屆“中國民歌大賽”銀獎;
此外,還為北京環球音像公司錄制了聲樂教學CD碟《中國民族經典藝術歌曲》、出版個人專輯《秋天的記憶》,還為20集壯族電視連續劇《五色場》錄制主題歌與插曲。演唱的《阿爸阿媽》,在第十四屆全國《廣播新歌》評選中,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獎銀獎”并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視台播出。
教學成果:
2003年以來共指導學生舉辦多場學生學習觀摩音樂會;
2006年指導學生虞自立舉辦個人畢業獨唱音樂會;
2008年指導學生甯可舉辦個人演唱會;
2010年指導學生甯可在廣西電視台1000平米演播廳舉辦個人畢業獨唱音樂會同年考入中國海政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
2007年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授予“優秀輔導教師”;
2011年指導學生甯可由中國廣播影視音像出版中心出版個人專輯《一路陽光》;
2011年指導學生黃金舉辦個人畢業獨唱音樂會;
2012年指導學生梁莉莉舉辦個人畢業獨唱音樂會;
2014年指導學生羅丹舉辦本科畢業獨唱音樂會;
2015年指導學生毛琦 覃椿惠本科畢業獨唱音樂會;
2014年指導學生劉豔榮獲第四屆孔雀獎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聲樂大賽,綜合藝術院校本科生民族組三等獎;
2014年指導學生陳堯在第七屆中國高等院校中外歌劇及藝術歌曲演唱比賽中,分别獲得銀獎一項、銅獎一項;
2015年指導學生姜晨陽在第三屆國際亞洲聲樂節比賽,獲外國歌劇優秀歌唱家獎;
2015年指導學生陳堯在第46屆貝利尼國際歌劇聲樂大賽(中國賽區)獲三等獎;
2016年指導學生陳堯在意大利“羅西尼藝術節-第六屆國際聲樂比賽”獲二等獎;
2018年指導學生黃金在第六屆孔雀杯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聲樂展演中獲音樂藝術院校教師民族組三等獎;
2021年指導學生黃金在第七屆孔雀杯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聲樂展演中獲音樂藝術院校教師民族組金孔雀獎;
先後指導本科生陳堯、姜晨陽、鄧陽帥分别考取意大利羅西尼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羅馬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曼托瓦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碩士研究生。
科研創作:
2021年出版專著《高校音樂教育中聲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吉林攝影出版社;
2019年發表論文《基于互聯網+時代下的廣西民歌藝術發展探讨》于《北方音樂》;《“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當代廣西民歌的傳播類型與發展研讨》于《戲劇之家》;《探究廣西高校中本土音樂課程母語文化實踐路徑探究—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為例》于《藝術評鑒》;《廣西高校本土音樂課程母語文化實踐路徑探究—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為例》于《八音和鳴—廣西區域音樂藝術理論研究》;
2018年發表論文《戲曲唱腔對民族聲樂教學的啟示》于《藝術評鑒》;
2016年發表論文《“自然歌唱”理念對高校民族聲樂教學實施的必要性》于《歌海》;
2015年發表論文《語言韻味美的多維性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培養與研究》于《音樂時空》;
2014年發表論文《文化視域中高校聲樂教學傳統文化的滲入》于《音樂大觀》;
2012年發表論文《高等院校民族音樂人才培養初探》于《中國人才》;
2012年發表論文《探究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之間的關系》于《大舞台》;
2006年發表論文《琴歌—陽關三疊的演唱技巧與處理》于《歌海》;
主持的省級項目:
科研項目《自然的歌唱——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研究》;《“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字化技術對廣西民歌藝術傳播發展趨勢的研究》
教改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廣西高等院校中本土音樂課程母語化文化定位》;
主持院級項目:
教改項目《語言韻味美的多維性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培養與研究》;
參與的省級項目:
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A類重點資助課題《高校聲樂多種風格演唱與綜合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廣西教育廳《廣西民歌在區内高校傳承方式與傳播途徑的創新性研究》
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民族聲樂與桂劇唱腔的融合研究》
參與的院級項目: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院級教改課題《昆曲演唱技法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借鑒與應用—<昆曲藝術鑒賞>課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院級教改課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詩詞、古曲和戲曲>在聲樂表演教學與實踐中的研究》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院級科研項目《中國傳統聲樂唱論在當代民族聲樂教學中的理論價值與教學實踐探究》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院級科研項目《聲樂學生演唱能力多元化培養的探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