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 首頁 >師資隊伍>民樂系

師資隊伍

民樂系

民樂系始建于1958年,原為民樂教研組,由我國著名琵琶演奏家陳永祿、揚琴教育家李廣才等人創建,陳永祿首任組長。1990年改為民樂教研室,現為民樂系。 

民樂系是集民族器樂研究、教學、表演為一體的學科,曆任教研室主任有莫長春、農峰、趙謙、蔡央,副主任林堅、陳坤鵬,現任系主任王莉萍,系副主任舒芳,任課教師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 ;講師4人;助教5人。本科設置的專業有古筝、琵琶 、三弦、柳琴、中阮、揚琴、二胡、闆胡、高胡、笛、笙、唢呐、打擊樂,其中古筝、二胡、唢呐、揚琴、竹笛專業開設了碩士研究生學位點,除以上專業外部分學生還兼修廣西少數民族樂器、東南亞部分民族樂器等,專業課程有獨奏、重奏、合奏等,專業基礎課程包括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中國傳統音樂概論、視唱練耳、和聲、曲式、鋼琴等。民樂系現有研究生、本科生、留學生126人。 

民樂系所屬的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民族樂團由本院優秀青年教師與大學本科學生和碩士研究生組成,是目前廣西最年輕的、水平最高的民族樂團。樂團由蔡央教授擔任常任指揮。樂團近年來一直活躍在廣西的音樂舞台上,承擔了許多廣西的重要演出任務,首演了一批民族器樂新作品,産生了巨大反響。2009年5月部分青年教師應邀參加北京現代音樂節,在中央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舉辦了專場現代作品音樂會。 

民樂系重視民族器樂的教材建設和理論研究工作,出版了《現代二胡演奏教程》、《獨弦琴演奏教程》、《中國民族器樂獨奏曲集》、《廣西優秀民族器樂曲集》、《零基礎學琵琶》、《零基礎學古筝》等教材,其中《獨弦琴演奏教程》獲2007年廣西高校優秀教材;在全國核心期刊發表了數十篇學術論文,如:《交融與碰撞——2016第五屆中國—東盟音樂周述評》、《中國—東盟音樂周——多元文化視野中的音樂平台》、《論中越兩國筝形制及其演奏技法的嬗變》、《壯族銅鼓及其音樂藝術的曆史與現狀思考》、《試論骨胡的演奏風格》、《骨胡易弦現象探究》、《襲與春堂舞》、《試論音樂功能的三個層次及傾向性功能在音樂實踐中的應用》、《坳瑤“盤王節”祭儀樂舞述論》、《牛腿琴改良思考》、《試論壯族音樂與人之關系及價值》、《壯族民間樂器-叮咚(天琴)》、《五度相生律、純律、十二平均律發展之我見》、《雙吐循環換氣的力學原理》、《十一孔埙》、《花山印象創作思維》、《話說“新筝”》、等;錄制發行了《國樂飄香——民樂專集》和《獨弦琴》等多部音像資料,為廣西民族器樂的教材建設和理論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此外,民樂系教師經常應邀擔任各種省内外音樂比賽評委;多次參加國内外的訪問、講學、演出活動,深受各地音樂人士的好評。 

民樂系自成立以來,在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培養了許多優秀演奏人才,部分教師和學生在省内外各種比賽中多次榮獲佳績,是廣西中國民族器樂表演專業教學水準最高的學術基地。

(更新于2017年10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