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音樂學系成功舉行春季學期田野采風彙報會
2019年6月10、13日晚,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2016、2017、2018級音樂學班春季學期田野采風彙報會于公共樓303教室順利舉行,現場氛圍熱烈、學術氣息濃厚,體現了音樂學系一貫秉承的秉承理論與田野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各年級同學的彙報精彩紛呈,展現處音樂學專業學子意氣風發、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莅臨現場指導的領導、老師有:音樂學本科特色專業負責人、音樂教育學院院長吳霜教授、音樂學本科專業負責人、教務處副處長潘林紫教授、音樂學系主任蔣燮博士、音樂學系副主任李莉教授、楊柳成副教授、16音樂學班主任李常新老師、17音樂學班主任于濤博士、18音樂學班主任淩晨博士、苗族蘆笙藝術家賈征老師等。
10日晚是16、18級音樂學班進行的聯合彙報《共賞八桂 世濟其美》。首先是16級音樂學班帶來的關于桂平杖頭木偶戲的彙報陳述。彙報中,主講人陳秋圓以桂平杖頭木偶戲的簡介、深析、生存現狀三方面進行講述,帶領觀衆從曆史沿革出發,對杖頭木偶戲的類别、藝人信仰、題材、表演與唱腔及與人生活之聯系進行了深刻的了解,并帶來了同學們在當地習唱的一段木偶戲唱腔。在生存現狀方面,16音樂學班同學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對杖頭木偶戲傳承人進行深度采訪,得知該劇種目前存活之艱辛以及感受到傳承人對劇種始終堅守、永不言棄的恒心。16音樂學班同學的精彩演述,除了給在場觀衆帶來這一文化底蘊深厚的傳統劇種前世今生的種種精彩以外,更傳遞出傳承人心中永不熄滅的熊熊“傳承”之火,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無論是杖頭木偶戲亦或是其他,秉承這種信念,定能帶來星星火種,然後漸趨燎原。
18級音樂學班帶來的是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和揚美古鎮進行田野采風的彙報。主講人鄭聖峰同學以“音樂學,你好”作為标題,講述了作為大一新生對于音樂學專業初探的激動心情。在廣西民族博物館中,他們領略了廣西不同于其他省市的特色多民族文化以及現代科技與民族相結合的壯族服飾展示;揚美古鎮中,樸實的村民、恬靜的美景與悠揚的平話民歌相融合,令他們心向神往、感受頗豐。主講人最後提出“不忘初心,堅守使命”的口号響應标題,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表達期待,并堅守于心。18級同學的講述,給在場的觀衆展示了屬于音樂學新力量的積極面孔與活躍熱情的青春氣息。
2016音樂學班陳秋圓同學進行精彩彙報
2018音樂學班鄭聖鋒同學進行精彩彙報
音樂學系教師與2016、2018音樂學班同學合影留念
13日晚是17音樂學班在融水雨蔔苗寨和苗族文化保護示範基地的彙報,結合PPT,蘇華茵、郭思燚、王若琪、韋相如、高明鑫等五位講解人對融水的民俗文化建築、服飾以及精彩逗趣的鬥馬、鬥鳥習俗和苗族樂器蘆笙、果哈、苗笛進行了深入、有趣的講述,17級同學們還集體帶來了一首用苗族音調編寫的漢語民歌《油茶飄香心相連》。17音樂學班同學們的展示,不僅理論内涵豐富,演述過程中還加入了不少有趣的苗家習俗體驗活動,聲、樂、舞的和鳴仿佛引領人們踏入芳菲三月、笙歌陣陣的雨蔔苗寨,讓在場觀衆深切體會到山山水水情難忘、盛世笙歌如潮湧的苗鄉盛景。
2017音樂學班郭思燚、蘇華茵同學進行精彩彙報
2017音樂學班高明鑫同學進行精彩彙報
2017音樂學班韋相如同學進行精彩彙報
2017音樂學班王若琪同學進行精彩彙報
2017、2018音樂學班同學表演民歌《油茶飄香心相連》
音樂學系教師與2017音樂學班同學合影留念
兩場采風彙報會結束後,各位老師對于彙報會中的内容依次進行點評指導,在肯定同學們團結一緻、奮發向上的努力及對守望、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執着與深情外,也給出諸多寶貴意見。老師們一緻認為,三個年級的同學們在彙報會中展現出的知識和體驗,在人類認知音樂的進程中增添了屬于廣藝音樂學子的獨特思考和人文情懷,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考察和研究中,能夠不斷進行點線結合、特征追索、線面統一、微觀聚焦的拓展,盡快掌握區域傳統音樂文化的密鑰,讓我們的民族音樂研究事業不再是象牙塔中的自娛,而是能真正地走向生活、普惠大衆、服務社會。
審核:曾 誠
文字:蘇華茵
圖片:易澤英
編輯:林慧思